编辑:悦读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4-18 20:50
全文阅读

男人说道:“这也只能慢慢恢复,弄不好哪天就想起来了。你们也给别急,和他多说说也就记住了,其他也没什么了。我看了,伤口恢复的挺好,过几天时间,也就长好了。记得吃点有营养的东西,好的快些。”

苍老男人从家里拿出2个鸡蛋,把鸡蛋递男子:“这么晚还麻烦你跑一趟,太不好意思了。”

男人回复道:“没事,都是邻居,然后出门而去!”

苍老男人进屋:“娃呀,想不起来就慢慢来,总会想起来的。指着慈祥妇人,这是你娘,接着挨着一圈介绍了起来。”

“你二哥应该也饿了吧,去把饭给你哥端来。”男人转头对晚秋说道,又对杨之厦说道:“你先吃饭,不够再喊我们。好好养着”

顾晚秋把饭端进来后把杨之厦扶起:“二哥,我喂你。”

杨之厦:“我自己来就成。你去忙吧,有事我喊你们。”

晚秋急忙应道:“那好,哥你慢慢吃,不够锅里还有,有事记得喊我。”慢慢的走出房间。

杨之厦闻着床前鸡蛋面的香气,唾液在嘴里不停的分泌,胃也在这个时候**起对它的不公。他拿起筷子,狼吞虎咽的吃下满满一大碗的鸡蛋面,饭后,把碗放在床边,靠在枕头上想着刚才家里人的信息。

这家人父亲顾爱国40岁,一辈子勤勤恳恳,经人介绍娶妻生子。拉扯着一大家子人的生计。

母亲李桂兰38岁,和丈夫结婚后维持着家里的一切事物,天天看顾着柴米油盐,照顾着几个孩子,普通的家庭妇女

大哥顾羡春20岁,老三顾晚秋18岁,四妹顾艳冬14岁,杨之厦和晚秋是双胞胎

现在他叫顾知夏,刚满18岁,升入高中不久,就开始活动了,大家都投入到了活动中,老师都被批判了,学生也不上课了,他的文化程度只保留在高中没毕业的水平。

顾知夏,和之前的名字很像,除了姓,名字谐音听起来一样。帮着家里铺房顶时跌落头部受伤昏迷,醒来后换了个芯子。也不知道原芯子是挂了还是穿到他的世界去了。

想着想着,突然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敲门声在门口响起。紧接着,一个轻柔的声音传来:“二哥,你还要添饭么?”门被缓缓推开,只见顾晚秋轻盈地走了进来,她那温婉的面容上带着关切的神情。

坐在桌前的顾知夏抬起头,微笑着回答:“不用了,我已经吃饱了。不过……对了,晚秋啊,有些事情我还是想不太清楚。今年到底是哪一年哪一月呢?我的脑子好像有点乱,很多东西都记不起来了!你能不能跟我详细说说?”

顾晚秋微微一愣,随即露出一丝担忧之色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,她走到顾知夏身边坐下:“哥,你竟然还是想不起来吗?好吧,那我再跟你说一说。”

于是,她开始耐心地讲述起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所发生的种种大事小事,以及他们家的基本情况和周围人的交际关系。

随着顾晚秋的叙述,顾知夏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。

当他听到现在所处的时间是1968年10月,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
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,天啊,怎么会这样?

这里居然和自己原来所在的华夏国一模一样,毫无变化!

主要是这个年代可不太好过啊,想想自己在80年代到21世纪之间,虽说生活不尽如人意,但至少也是娇生惯养过来的。

如今却一下子穿越到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艰苦岁月里,这可让他如何适应得了?

顾知夏不禁在心里暗暗叫苦连天,“我真的能够在这里活下去吗?”

对了哥,顾晚秋还在兴致勃勃说着:“前些天街道居民调解委员会来家里通知,上山下乡活动。让积极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,我也要到农村去,到边疆去。”

顾知夏听后一片头大,来了来了,这是时代带着它独特的步伐走来了。下乡前期都以为没什么,纷纷响应号召,下乡去送人头。

虽说不响应也得去,毕竟每一家都能只留一个孩子,其余都要去响应时代的召唤,但是看着这个一脸憧憬的丫头,只差在脑门上写下傻子两个大字了。

顾知夏绝望了,看猴子一样看着自己的妹妹,满脸不情愿的说道:“我不想去,可以不去么?”

还不等顾晚秋说什么,只听门外李桂兰的声音传来,“知夏,你多休息,早点睡。晚秋,别耽误你二哥休息,你二哥养病呢。”

“好嘞娘,哥。你先休息,我就先出去了。”顾晚秋把放在床头的碗筷拿起,笑嘻嘻的说完跑开了!

一直到半夜,顾知夏却怎么也睡不着了,静静的想着顾晚秋说的家庭情况。

家里大哥顾羡春把机会留了下来,已经报名响应号召并通过兵团审核出发了。学校和革委会敲锣打鼓到家,在门口贴上了光荣榜,光荣榜“名头”很硬,“华夏人民****生产建设兵团”。可问题:这不是去参军,而是去务农,好在兵团是有工资的,还蛮高,32元。

顾知夏想到家里还要出2个人去下乡,可从1969到1979年,即便是恢复***,也快要小十年的时间。这期间,会变成什么样子?而且是选择去兵团还是插队入户?

想着兵团是可以吃饱而且有工资,但是劳动强度大,全年无休。插队入户进农村也累,但是强度没兵团大,可有吃不饱的风险。各有优点,各有不足,但是他可以不去吗?

让晚秋去,反正她上赶子想去下乡,应该可以。那艳冬呢?她才14岁,难道家里会让她去下乡?如果下了乡,2个在这时代什么都不懂的女孩子,估计会过的很悲惨,也不可能再回来了。这样好么?

究竟应不应该变得稍微自私一些呢?顾知夏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着。他觉得自己与她们之间的情感似乎相当脆弱,就如同那薄如蝉翼的纸张一般,轻轻一碰便可能会破碎开来。

既然如此,又何必去过多地在意这些呢?不去。反正在后世,信息如潮水般汹涌而来,铺天盖地,令人目不暇接。人们早已习惯了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,一切都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。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