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不想再继续学习钢琴,而是想跳舞,我选择顺从。
在培训机构内,我看到古筝特训班,其中竟然也有和我一样年纪的家庭主妇在学习。
女儿看到了我眼中的向往,拉着我的手走到了教室门口。
「老师,老师,我妈妈可以来上课吗?」
小时候,母亲除了管我吃饱穿暖,就是要懂得谦让弟弟妹妹。
有一次接弟弟放学的时候,少年宫传出悠扬的琴音,后来,我知道那是古筝。
在我带着弟弟偷偷听的十五分钟后,迎接我的是母亲的一巴掌和责骂。
「接到弟弟为什么不回家,死丫头,胆子肥了,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做饭。」
「妈妈,妈妈,妈妈……」
我也选择顺从内心,弥补了我迟到十五年的童年。
养孩子第二步,满足他的兴趣。
之后的日子,女儿顺利升入重点初中。
因为之前的沟通,她的补课班一下锐减,学习压力减轻不少,学习竟然比之前还好。
这让我更感谢之前给我提建议的网友。
我把视频发在网上之后,竟然小火了一把。
我专门发私信感谢了之前的网友。
「谢谢你,我和女儿关系融洽很多」
「她甚至开始跟我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」
「我现在也有在学习古筝,算弥补一下童年」
愉快的评论氛围中,也夹杂着一些
「阿姨,叔叔呢,完全没看见」
「对呀,看着家里的布局感觉也像没有爸爸的样子」
「感觉看到了传统中国式家庭」
「楼上+1」
我想过父亲缺失是不对的,但我的童年确实很少有父亲的身影。
父亲一般总会在饭后,叼着烟斗,在家里指点江山。
田间地头里,也总是母亲一人在劳作。
父亲在外打工,钱却很少拿回来贴补,一般都用在了他的吃喝上。
女儿回家也问我,「爸爸多会儿回来,我已经很久没见了」
小说《醒悟后,我重新养女儿》 试读结束。